2025年6月24-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中文av
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受邀参加,并在25日下午的“Retail Investors: On the Fence?(散户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环节发表演讲。

图为张晓燕
在美国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但散户投资者同样不可或缺。对于尚未涉足投资的美国民众来说,资金不足、对潜在亏损的担忧以及缺乏投资知识是主要障碍,53%的散户投资者每月至少调整一次投资组合。自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散户投资者的交易量显著增长并持续维持高位,主要受政策和科技的双重驱动。政策层面,三轮财政纾困支票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刺激了风险资产投资。科技方面,交易应用程序的普及大幅降低了交易门槛,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日益渗透到投资决策中。
与美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散户投资者虽然仅持有20%的股票份额,却贡献了高达80%的总交易量。在中国未投资的民众中,“害怕亏损”是不投资的首要原因,此外,“不懂如何投资”和“没有足够的钱投资”是次要的原因。在投资组合调整频率上,42%的中国散户投资者至少每月调整一次投资组合。中国散户投资者的交易量占比在疫情期间及之后呈现稳步下降趋势。中国在促进散户健康发展方面主要侧重于政策引导和投资者教育。政策层面,中国政府积极鼓励长期资本发展,例如通过保险、社保、养老金及ETF等工具引导长期投资,并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吸引更多外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者教育方面,中国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活动,并将金融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多元化投资仍然是管理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股票和债券的回报通常呈现较低甚至负相关的特性,通过构建包含股票和债券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能够有效降低整体风险。
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简单且成本效益高的多元化工具。张晓燕在演讲中提出了一套投资三步法: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明确投资目标、时间范围、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回报;其次是深入理解ETF的分类和相关费用等;紧接着是实际的投资步骤,包括“配置”资产,然后“选择”具体的ETF产品,最后则是“持有”并定期“评估表现”和“再平衡”投资组合。这种结构化的投资者教育框架将复杂的投资决策过程分解为可管理的小步骤,显著降低了投资的认知门槛和实践难度。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投资,特别是智能投顾,正日益成为散户投资者的重要工具。智能投顾通过自动化算法提供并执行金融建议,其核心功能包括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个性化建议。它能够迅速处理海量的市场数据和新闻,提供及时的市场洞察和警报,并能深入分析个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画像,进而提供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建议。这直接针对了散户投资者在“知识、信息劣势”方面的痛点,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汇聚了来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的商界、政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学术界嘉宾共议全球热点话题,分享真知灼见。
在参会期间,张晓燕还接受了央视财经、人民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就黄金的投资风险、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助力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家信心、大模型发展、外资放开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张晓燕表示,黄金市场的供需情况、各国央行的财政政策都是非常复杂的,一般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预期到未来的变化。当前黄金价格的波动性非常大,难以达到避险的投资目的,投资风险较高。
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张晓燕回答了关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等问题。张晓燕表示,新质生产力通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发挥作用,用创新的方式来改善经济环境应对国际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企业家出海也为中国高质量地对外开放奉献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最直接的作用是给企业家注入信心,法律的颁布肯定了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在接受CGTN采访时,张晓燕回答了企业家信心恢复的关键因素。张晓燕表示,国家稳定的大背景下,政策不断发展、改善并正向支持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丰富的市场机遇和畅通的金融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资本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张晓燕回答了有关金融大模型落地的瓶颈、外资准入放宽对国内资本市场影响等热点问题。张晓燕表示,金融涉及到千家万户的钱袋子,监管对金融大模型落地的要求非常高。同时,伦理问题是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另一约束。外资的先进操作和理念能够帮助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境外投资者和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优势不同,可以利益共存。